自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我校持续深入以“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尤其在科研创新方面,迸发出强劲动力,展现出强大活力,科研创新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数量可喜可贺,成绩可圈可点。
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建设阶段验收,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5个、市级科研平台36个。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油茶医药保健及功能产品开发、创新药物与生物试剂研发、赣南特色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32项,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10余项,论文在《Cell》《Lancet oncology 》《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uropean Urology》《Chemical rev》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现将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播,以飨读者。
影响因子为72的《Chemical Reviews》杂志刊发我校教师及合作者共同完成的文章
近日,我校药学院制药工程团队彭孝鹏博士、江峰博士、彭维杰教授与中山大学文石军研究员团队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顾振华教授团队共同撰写的综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Cyclic Aryliodonium Chemistry: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Reviews》(2022年影响因子:72.08)上发表。
该研究项目是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赣州市科技指导项目的联合资助,这篇综述文章系统论述了近些年环状碘鎓盐(Cyclic Aryliodonium)的发展历程、制备及其在构建环状化合物、轴手性化合物及作为卤素供体等领域上的应用。
环状碘鎓盐作为一种高活性、无毒且廉价的化学试剂,可高效参与构建包括手性药物骨架在内的多类型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综述首先总结了环状碘鎓盐的性质和包括多元、多聚、杂原子杂化以及手性环状碘鎓盐的结构类型,及其最新的合成方法,为后续的高效制备提供了思路。其次,总结了环状碘鎓盐在构建多环芳烃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等含杂环状化合物上的应用。接着,该综述总结了近些年环状碘鎓盐在构建轴手性化合物(axial atropisomers)上的广泛应用,特别在合成含氮、硫、氧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最后,环状碘鎓盐展示出在卤素供体(halogen-bonding organocatalysts)上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该文章还对环状碘鎓盐作为卤素供体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及展望。
据了解,《Chemical Reviews》是由美国化学会于1924年创刊并发行至今的国际化学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以综合性、权威性以及可读性强而著称。
在线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chemrev.2c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