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支撑强国建设名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时间:2023-12-11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与北京大学于12月5日共同举办基础学科支撑强国建设名家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大会并讲话,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等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大会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共同主持。

翁铁慧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有关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

翁铁慧强调,各地各高校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立足“两个大局”,充分把握基础学科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客观看待打造世界顶尖基础学科的既有基础;强化自主培养,牢牢牵住基础学科建设人才“牛鼻子”;聚焦战略需求,不断促进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两融合”;坚持改革创新,切实优化基础学科发展大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学科建设之路,为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龚旗煌提出,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造就一流创新人才,集聚顶尖师资队伍,培育原始创新成果,深化全球合作交流,有力发挥基础学科对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服务作用。王希勤深入阐述了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和概念内涵,表示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密切与企业合作,为新型举国体制建设贡献清华力量。张平文认为,要按照两类基础科学研究的不同特点分类施策,兴趣导向的基础科学要更加注重团队建设、文化传承、生源选拔和环境营造,需求驱动的基础科学要在找准研究需求、组建多元团队、创新成效评价和获取经费支持等方面不断创新。张人禾提出,复旦大学主动适应基础研究范式变革,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科研组织模式、经费支持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第一个复旦”。

与会专家还围绕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有组织科研与产业变革、教育强国使命下的学科建设三个专题进行了研讨。本次会议由《大学与学科》杂志承办,汇聚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100余所高校的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智库、企业的专家等参加。